当前位置: 首页 >> 壮观
全民健身日|合理运动,成就健康生活
来源: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     时间:2023-08-09 08:18:31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第15个全民健身日PART.01

2023年8月8日是我国第15个“全民健身日”,“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下面随小编一起了解慢性病患者运动的益处和注意事项吧~

慢性病患者运动的益处PART.0201延缓冠脉粥样硬化进程

运动可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运动可以对静坐少动、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肥胖等五个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均有良好影响。


(资料图片)

02改善血脂代谢异常

运动有明显降血脂的作用,可以改善血脂代谢。对血脂的改善要长期坚持,比如有氧运动每周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坚持三个月以后血脂会有明显的改善。

03阻止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运动可以延缓或阻止糖尿病的发生。运动可以减少身体脂肪,增加肌肉质量,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延缓或阻止糖尿病发生。对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不加干预几年后可能就会发展为糖尿病,而运动就可以阻止或延缓糖尿病前期人群发展为糖尿病。至于运动的时间可以选择在下午或者晚上,一项发表在《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的研究显示,下午或晚上运动更能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慢性病患者如何健康运动PART.03

运动前需评估身体状态,了解患病史及家族病史;鼓励在家庭医生或专业人士指导下制定运动方案;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强度和运动量,减少运动风险。

慢性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建议低中强度的运动,以有氧运动(打太极拳、站桩、体操、健走、慢跑、骑自行车等)为主,配合抗阻训练(弹力带等),运动中可佩戴有心率检测的手表并设置心率目标提醒来判断和控制运动强度。

低强度运动: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60%;

中等强度运动: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85%;

最大心率=(220-年龄)×(60%~85%)。

01糖尿病患者运动注意事项

在运动前后应自我监测血糖值并记录,以了解各种运动对血糖的不同影响。

服降糖药可能会导致运动期间血糖过低,故患者须特别留意运动时会否出现血糖过低前的征兆,在运动前适量补充碳水。(血糖过低的征兆包括冒冷汗、发抖、手抖和饥饿。)

患有较严重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不适合进行剧烈运动或肌肉训练,以免引发视网膜脱落或出血。

注意足部护理,穿着减震舒适的运动鞋,防止足部损伤。

02高血压患者运动注意事项

避免进行等长收缩类的肌肉训练(如平板支撑),以免引发血压上升。

不宜进行剧烈竞争性的运动项目,比如足球、篮球等。

切忌强行运动,尤其在血压未能有效地控制或处在各种感染期伴发热症状的,应待血压平稳,感染控制后再运动。

不宜在饥饿或缺水时进行锻炼,服药的高血压病人须特别留意运动时会否出现中暑或血糖过低前的征兆,同时,为了防止运动后血压过低,还需延长运动后缓和阶段的时间。

避免在清晨做激烈运动,下午或傍晚锻炼较适宜。

应注意着装,做好热身运动再外出,寒冷天气、室内外温差大会导致血压波动。

03心脑血管患者运动注意事项

足够的运动前热身时段和运动后缓和时长(约10~15分钟)可降低运动期间或运动后冠心病发作的可能性。

运动时须特别留意心脏病的病征(包括心悸、胸闷、气短和胸痛等不适),一旦出现,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尽快求医。

身体不适时(如发烧或感冒)不应做运动。

确保运动期间补充足够水分,并根据天气适当调整运动量。

不稳定型心绞痛在急性发作期或者是治疗后到稳定期,不宜做剧烈体育运动,且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如安装了心脏起搏器,应避免进行涉及身体碰撞的运动(如篮球等)。

生命在于运动

科学运动,愉悦身心,促进健康

让我们向着健康动起来!

来源:太仓卫计、澎湃新闻等

※文章图文及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如涉版权请联系,予以删除。

长按二维码关注~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

加强健康教育

助力慢病防控

推动健康管理

点分享点收藏点在看点点赞
标签: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